近些年,跨境电商行业大热,加入跨境电商的人比比皆是,但是很多人却不懂得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,今天我们就讲解下跨境电商运营模式包括哪些?
一、M2C模式
代表公司:天猫国际、洋码头。
概述:两家公司体量不一样,但是本质上都是以商家入驻平台,交易由商家与消费者自己进行,通过平台解决支付和信息沟通。
优点:
模式轻、投入低,虽然没有盈利模式,但是由于跨境本身的特殊时效性,现金流的周转期非常长,手上可以沉淀大把现钞,怎么赚钱已经无所谓了。平台要做的实际就是成交量,无所谓赚不赚钱。
京东10年亏本,还是上了市,认为电商靠卖商品赚钱,那就是外行人了。平台模式最重要的是将互联网本质发挥到最大,降低所有中间环节,这才是电子商务的本质。
缺点:
无盈利点;
对商品质量无法控制;
售后服务差,跨境纠纷毕竟和国内不同,一旦有问题,退换货是个非常麻烦的事情。
做平台有一件事情是必须要做的,那就是解决供应链,虽然电商本质就是要解决供应链,但是平台更加要做。本土电商那么强悍因为有那么多快递物流公司来解决供应链,跨境可没有一家做得成熟。
所以天猫、洋码头都会自己建仓,打造物流,洋码头甚至有自己的转运公司,解决供应链的问题。的确,平台就是要解决供应链。
建议:平台模式门槛放在这里,如果现在还有人想走平台的路线,就有点迟,除非你的运营团队和天猫一样牛,你的供应链解决方案有几大快递的运作能力。要不然,还是不要碰为好。
二、C2C买手模式
代表公司:全球购、洋码头扫货app、街蜜等。
概述:洋码头是第一个做扫货app的,后来的都抄它,有几家的app连界面都抄的一模一样。一开始抄袭,后面都开始自己发展自己的方向。例如:街蜜以及海蜜就是走非标准化商品的路线。
优点:
相对商家而言,买手的数量那可是几何级的大。在无法找到合适的商家之前,买手模式是最合适做平台的。
Sku的问题解决容易,另外买手自己也会将自己的圈子的客户引入平台,帮助平台营销。
做得早的话,更是容易抢占山头,早期淘宝就是最好的例子。如果一开始就做商家,绝对做不起来,只有靠小C才能慢慢过度到商家。现金流沉淀大。
缺点:
管理成本高,售后客诉量巨大;
假货太多;
后台功能如果做得不好,容易流失买手;
物流时效性无法控制;
同质化竞争过于激烈,商品重复太多;
纯app的界面展示有限,会造成大量冗余信息,能否有效阻止好商品信息的展现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;
无盈利模式。
三、B2C模式
代表公司:京东、顺丰、各种传统行业转型做跨境的企业。
概述:越来越多的巨头开始参与跨境电商的行列,竞争可谓是异常激烈,B2C可不是一般的小家伙们可以做的,资金、团队、货源、物流,少一个环节都不行。
强烈奉劝各位想做这个模式的跨境电商的创业者想想清楚,如果你是传统进口贸易的,你可要当心,电子商务的运作和传统企业根本不是一回事,上面4样东西在跨境B2C领域缺一不可。
电商从业者只要少一个环节,就无法成功。跨境和国内电商不同,要解决的问题太多,不光要做好本土的电商运营,还要解决物流仓储、货源采购,以及需要庞大的良性现金流,这些不是普通人能具备的。
优点:
采购价格低,所以容易以便宜的价格吸引消费者,因为跨境海淘的本质就是“我要既便宜又好的商品”,便宜是很重要的一个特质
商品质量容易把控,售后难度不高,客诉率不高。
由于物流统一,相对的在时效上更容易的去控制,以最短的时间到达消费者手里。
由于有足够的资金支持,在品类上又可以横向铺的很开,比较容易丰富产品线。
缺点:
很烧钱。
盈利微薄,虽然有商品的利差,但是由于人员成本,物流成本,货款上面的资金过高,所以导致其实能够作平已经是非常强悍了,初期基本是靠烧钱抢市场的。
模式过重,门槛太高,所以可能是跨境电商未来阶段的模式,而不是现在适合去做的,只能由成熟的电商去做,创业者绝对不要去碰B2C。
四、特卖会模式
代表公司:唯品会、考拉海淘。
概述:考拉是网易系的电商项目(据数据显示现市场占有率top1),丁老板终于瞄准了一个进入电商领域的契机,观察了下他们的电商模式,发觉整个切入点还是很不错的。
网易拥有庞大的现金(游戏赚钱)、庞大的用户流量,以及上市公司的背景,在国内清关物流环节和海外采购货源有优势,是除了天猫、京东、唯品会外最强悍的公司,可以跻身第一梯队。
唯品会和考拉海淘还有一点区别,考拉采用自营模式,而唯品会则是供应商压货。
优点:
特卖本身的性质符合海淘的特征,海淘本身的货源采购通常都是不确定的, 正好符合特卖会的本质,卖完结束。
有钱可以拿到很低折扣,有足够利润空间。
特卖会本身容易产生用户回头率的提高,每天都有新商品,新鲜感是互联网的营销核心。
由于跨境海淘的时效特殊性,所以基本上跨境的现金都是先收取然后再采购的,特卖会是最大化的利用现金流,这才是跨境特卖模式的核心价值之一。
缺点:
无论有多少钱,依然远远不够。所以特卖会以及B2C都会做开放平台,第一阶段的自营只会持续一小段时间,供应链的完善是为了后面渠道商接入服务。
进入门槛低,谁都可以尝试,竞争激烈。
小玩家容易被巨头挤死。
物流成本不低。
需要有很强的企业背景或者海外货源背景,否则玩不动。
五、社交,导购类
代表公司:小红书、什么值得买、小桃酱等。
概述:我个人比较喜欢小而美的企业,尤其是app的创业企业,小而美的本质是细分市场。但是我相信每个创业者都是有野心的,否则何必创业,即使没野心,投资人也有野心,鞭子抽着你做大。
导购类的优势就是继续社交的口碑效应,粉丝效应去强化品牌,很容易在人群中获取属于自己的忠实粉丝。
优点:
团队小,模式轻,投入不多。
有品牌效应,用户忠诚度高,有权威。
擅长炒作一些商品和打造爆款。
缺点:
由于模式很轻,所以极度依赖于外部供应商,以及供应链都需要外包,比较不容易把控制量以及时效。
即使找到合适的供应商以及供应链的外包公司,但是在可复制上面很弱,商业模式的复制性不强,规模不容易快速爆炸。
中国的投资人没人会等你小而美,都希望你一夜走上人生巅峰。
进入门槛不高,不容易形成壁垒,除非做得早。
建议:小而美可以,但是要耐得住寂寞,而且大部分这类app,最后可能都是往c2c靠拢。